JAKs(JAK1,JAK2,JAK3和TYK2)属于酪氨酸激酶家族,主要负责调节JAK/STAT信号传导通路。当被称为细胞因子的信号分子与其跨膜受体复合物在细胞外结构域结合时,JAK/STAT的级联反应启动。JAK与细胞因子受体在细胞内结构域相结合,并在与细胞因子结合后被磷酸化并激活,随后使得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剂(STAT)磷酸化。
一旦磷酸化,STAT二聚化并易位至细胞核,控制与免疫、炎症和造血等生物功能相关的基因转录。JAK是极具吸引力的药物靶标,这是由于它们可以被小分子有效抑制,并且JAK抑制剂可选择性抑制JAK激酶,阻断JAK-STAT信号通路,从而达到临床治疗骨髓增殖性肿瘤、银屑病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的目的。目前,已经上市的JAKs抑制剂有鲁索利替尼(Ruxolitinib)、托法替尼(Tofacitinib)、奥拉替尼(Oclacitinib)、巴瑞替尼(Baricitinib)。
美国基因泰克公司前期研究了一系列吡唑并嘧啶的JAK抑制剂[1],以提高对JAK2的抑制活性为目的,进行了一系列的构效关系研究。将早期先导化合物6的中心吡唑部分进行异构化得到的化合物7能够改善JAK2的效力,而引入2,5-二氯苯能进一步提升活性。将吡唑上的甲基移位得到的化合物9造成了活性损失。与此同时,这些化合物均保留有效的JAK1抑制活性,更强的JAK1抑制活性能更好地破坏细胞内IL-13信号传导。因此,作者希望改善JAK1抑制活性进而更有效地阻断IL-13信号传导。
请简单描述您的疾病情况,我们会有专业的医学博士免费为您解答问题(24小时内进行电话回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