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唑替尼/赛可瑞让临床医生意识到,你可以把患癌症的小机会变成大事情。实施精准医学,必须找到肿瘤驱动基因,并有能够靶向驱动基因的药物,而且药物有很好的疗效。
克唑替尼/赛可瑞历史上的改变
克唑替尼创造了多个“第一”,开启了中国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的新篇章。克唑替尼首次让中国临床医生对一种新的肺癌亚型——ALK融合基因阳性NSCLC有了深刻的认识。
当非小细胞肺癌从整体上看时,它的治疗进展非常缓慢;当非小细胞肺癌被分为不同亚型时,对不同类型的肿瘤进行“分型”治疗,治疗效果有了质的飞跃。克唑替尼不仅带来了肺癌精准靶向治疗的飞跃,更是把肿瘤精准治疗的理念深入人心。
克唑替尼/赛可瑞的研究路程
从2007年在肺癌患者中发现ALK靶点,到2011 - 2013年国内外首个优秀的ALK抑制剂克唑替尼上市,仅用了几年时间,ALK通路就被有效抑制。克唑替尼治疗alk阳性NSCLC,完美诠释了精准医学的理念。
随着克唑替尼/赛可瑞的发展和ALK通路的研究,肿瘤学家提出了ALKoma的概念。ALK基因融合可以在很多肿瘤(肺癌、恶性淋巴瘤、一些罕见的小儿肿瘤等)中都可以看到,这些肿瘤都可以使用ALK抑制剂进行治疗,这是肿瘤治疗理念的重大突破。
精准抗癌药药物研究的“篮子试验”也深受ALKoma概念的影响。“篮子试验”的本质是用一种药物治疗不同的肿瘤。克唑替尼可作用于ALK、C-MET、ROS1等多个靶点。非小细胞肺癌有多个靶点,可以用同一种药物治疗多个靶点。
另一个创新的药物研究设计概念是伞状试验(Umbrella trials),即针对单一肿瘤类型的不同突变进行治疗。术语“篮子试验”和“伞状试验”都与克唑替尼的开发和临床实践有关。
克唑替尼/赛可瑞也开启了伴随诊断的新时代。虽然之前已经有过针对EGFR靶点的测试,但是“先有鸡后有蛋”,EGFR抑制剂上市后,驱动基因测试开始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在克唑替尼的研制过程中,建立了一种匹配检测方法,在早期筛选药物的优势人群,药物与伴随诊断试剂相结合,相互补充,共同促进了克唑替尼的临床应用。
克唑替尼在中国建立了相应的诊断方法,中国学者也发挥了他们的创造性。FISH是欧美国家检测NSCLC中ALK重排的金标准,中国学者创造性地使用了Ventana IHC和RT-PCR,这两种方法,得到了全球的认可。
在克唑替尼的临床试验中,中国临床医生从参与到主导,其贡献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我国学者在使用克唑替尼治疗alk阳性患者方面也有新的发现:患者影像学进展后患者可以继续使用克唑替尼;克唑替尼治疗脑转移患者可取得较好的疗效。克唑替尼对不同ALK亚型的治疗效果较好,不同ALK变种的疗效无显著差异。
近期研究发现,患者在使接受第二代和第三代ALK抑制剂治疗后,新的耐药突变逆转了,克唑替尼/cekerat的耐药性,并恢复了肿瘤对克唑替尼的反应。
为什么克唑替尼可以再次使患者获益?
肿瘤的耐药机制是复杂多样的,需要针对多样的耐药机制治疗,在肺癌对“ALK抑制剂”敏感性的“轮回”中,过去失败的药物也可以取得很大的进展。
克唑替尼可延长ALK阳性肺癌患者的生存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在过去的三年中,中国临床医生见证了肺癌领域的进步。肺癌精准医疗将继续向前发展。让我们一起走向未来,迎接新的挑战。
克唑替尼 点击了解更多药品信息:https://www.kangantu.com/bxyw/cctn/
请简单描述您的疾病情况,我们会有专业的医学博士免费为您解答问题(24小时内进行电话回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