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是中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预计年发病人数占全球总数的一半,癌症相关死亡率高居所有癌种第二位,因而对医疗系统、政府部门和广大患者都造成了巨大的疾病负担。艾坦(Apatinib)是目前可用于治疗既往化疗耐药的晚期或转移性胃癌或胃食管结合部腺癌的唯一的分子靶向药物。基于其出色的疗效、安全性及药物经济学优势,艾坦(Apatinib)于近期成功进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在提高药物可及性和公平性的同时,惠及更多中国患者!在《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17 年版)》第二批谈判结果中,此次谈判的44个药品中,共有36种最终进入国家医保目录乙类范围,其中抗肿瘤药物占15种,艾坦(Apatinib)名列其中。
作为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药品,艾坦(Apatinib)单药治疗显著改善了中国晚期胃癌患者的总生存,是《CSCO 原发性胃癌诊疗指南》推荐用于胃癌三线治疗的唯一的靶向药物,也是目前全球唯一可用于胃癌三线治疗的靶向药物。此次进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一方面是对阿帕替尼卓越疗效和安全性的充分肯定,另一方面则彰显了艾坦(Apatinib)在药物经济性评价中的显著优势。早在2009年,人社部在提出《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调整工作方案》时就已明确指出:「在药品调入调出时,应考虑按照药物经济学原则进行疗效价格比较的结果。」新一轮医改启动后,政府决策部门对药物经济学的考量也变得愈发重视。
艾坦(Apatinib)是由我国自主研发的一种新型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可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 2(VEGFR-2)特异性结合,强效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生成。2014 年,国家食品药品管理监督总局(CFDA)批准阿帕替尼作为国家 1.1 类新药上市,用于晚期胃癌或胃食管结合部腺癌的三线治疗。艾坦(Apatinib)在中国患者中进行的随机、双盲 III 期临床试验入组了 263 例二线及以上化疗失败的晚期胃癌或胃食管结合部腺癌患者。其结果显示,阿帕替尼治疗的中位 OS 为 6.5 个月,较安慰剂对照组显著延长 1.8 个月(P = 0.149),死亡风险降低 30%;此外,阿帕替尼组中位 PFS 亦显著优于安慰剂组(2.6m vs. 1.8m; HR 0.44; P<0.0001)。
在安全性方面,艾坦(Apatinib)治疗期间最常见的 3~4 级非血液毒性为手足综合症、蛋白尿和高血压。这一研究证实,在既往接受过二线及以上化疗失败的晚期胃癌或胃食管结合部腺癌患者中,阿帕替尼能显著改善其生存,且安全性良好、患者可耐受。与最佳支持治疗(BSC)相比,阿帕替尼不仅疗效显著、安全性良好,还具有明显的药物经济学优势,因此被成功纳入医保。随着阿帕替尼进入2017年国家医保目录,药物价格也随之大幅下降至136元(250mg/片)、185.5元(375mg/片)和204.15 元(425mg/片)。若按降价后的药物价格进行药物经济学评价结果更新,将得到更低的ICER,表明阿帕替尼更加显著的经济学优势。这必将大大提高药物的可及性和患者使用的公平性,期待能有更多自主创新药物上市,发挥更大的社会价值,提高医药卫生资源配置效率,惠及更多的中国晚期胃癌患者!
注:Apatinib是艾坦的英文通用名
请简单描述您的疾病情况,我们会有专业的医学博士免费为您解答问题(24小时内进行电话回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