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八十年代初,一位阿根廷医生设想用支架撑开硬化、狭窄的心脏冠状动脉。
第一代金属支架
研发冠状动脉支架最初的挑战是,如何将它做得既韧又硬。支架韧,则可以通过方向不定、分支角度较大的冠状动脉;支架硬,则可以撑住已被扩开的狭窄动脉内腔,使其不会回缩。支架设计工程师在选材和构造上,经过不懈努力,解决了种种的难题,终于成功地生产出了第一代动脉支架。
第二代镀膜支架
当金属支架成功地用于临床治疗后,第二个挑战就是如何克服人体对支架的“攻击”。原来,机体把支架当成异物,把支架和动脉膜接触的部位当成创伤区。有了创伤,人体就要对其进行修复。于是,动脉的支架处就会出现炎症反应。许多病人,尤其是糖尿病人,在金属支架周围出现严重的疤痕组织增生。这种疤痕组织增生,严重的时候可以造成畅通了的动脉重新狭窄,甚至堵塞。
科研工作者经过努力,终于将药物和支架结合在一起,那就是在金属支架表面“镀上”一层药膜。这种支架植入体内后,药物便会缓慢释放出来,抑制疤痕组织在支架周围生长,保持冠状动脉通畅。担心支架作为异物刺激局部组织的顾虑消除后,医生的手脚就放开了,支架的长度和使用范围也增加了。有些病人甚至植入2~3个首尾相连的支架,在原来狭窄部位的前后“扩大战果”。这种经药物处理过的支架便是第二代动脉支架。
第三代可溶性支架
镀膜支架上的药物终会耗尽,到那时,医生和患者又将面对开始的问题。21世纪初,比利时科学家报道了一种新型动脉支架。这种支架和传统的支架不同,它可以在体内自行溶解,被机体吸收。这种新型支架在动脉狭窄时可以起到扩张血管的作用。当急性期过去、支架作用完成、血管重新塑形后,它可以溶解、消失,从而避免了局部炎症反应的不良后果。
支架植入过程
主动脉支架是植入主动脉内治疗主动脉疾病(主动脉夹层、主动脉瘤、主动脉缩窄)的支架,其表面往往覆盖有人工血管膜或人工血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