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安途海外医疗 在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席卷全球的背景下,本届夏季达沃斯论坛以“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实现包容性增长”为主题。随着医疗行业在全球持续升温,自然也成为了论坛上的一大话题。
从数字经济到人工智能、再从未来医院到精准医疗,工业4.0时代,精准医疗的未来是否在于“个体化医疗”?未来医院存在的形态又是如何?如何接纳并运用数字经济带来的改变?翼展-火石直击达沃斯,带你探索医疗新范式。
大数据带来颠覆性转变
在数据大爆炸的时代,医疗、教育、交通等行业将会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同时企业和消费者、合作伙伴之间的关系甚至会发生颠覆性的变化。27日的数字经济论坛上,达沃斯论坛与会者就“拥抱数字技术就是拥抱未来”这一观点达成了高度共识。
资料显示,过去两年来人类创造的数据几乎是历史上的总和。浪潮集团董事长孙丕恕现场表示,中国健康数据集中起来是1000个Z,相当于10的24次方。IBM大中华区董事长陈黎明举例说:“1950年,全球医疗健康数据实现翻番需要50年;2015年,这个数字降低到3年;我们预测,到了2030年全球医疗健康数据实现翻番仅需要73天。”
对数字技术的焦虑和恐惧
19世纪美国非洲裔传奇人物约翰·亨利是当时出名的铁路工人,传说他与一台蒸汽钻孔机比赛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从山岩中钻出隧道。约翰·亨利的传奇故事只是漫长的历史叙事中的一部分,其中人类与机器具有竞争性的言辞早已屡见不鲜。人类正在与机器人竞赛,甚至斗争或战争,而人的身心能够与计算机或机器人分庭抗礼的领域寥寥无几。今年五月备受关注的中国围棋选手柯洁九段与围棋人工智能AlphaGo的三番棋,更让大众看到人工智能似乎能够扩展到一切领域,一种对数字技术的焦虑和恐惧情绪正在产生。
凯撒医疗机构战略与转型副总裁Vivian Tan认为,技术本身是中性的,一开始新的科技都会让人恐惧,如照相机刚出来时候认为会吸走灵魂,人工智能发展被接收也是一个过程,但最终会对人类带来很多益处。
打破信息孤岛 规范数据运用
在昨日的论坛上,陈黎明提出了“三个新”:新视野 新问题 新方案。“跳出现有思维逻辑看数据发展和人工智能的未来,积极的去面对。我们对人工智能带来益处的想象是无穷的,带来的不利之处是显而易见的,我们只要掌握方法去规避就可以。”“应该提到一个更高的高度来看待数字化进程。把数据真正用好,用在研发医药,医疗健康上。”陈黎明说道。
互联网大数据加快了人工智能高速发展,每个技术都有颠覆性阶段带来短期阵痛。与会嘉宾提出,1.数据共享需要政府去推动。从国家角度防范机制和预测机制如何制定相关政策让数据使用更合理,必须要有规范。2.创业创新生态会建立,加强合作是发展的趋势,合作才能共赢。3.科技重在行业,难在行业,贵在行业,重视市场,重视应用。
Future Hub讨论现场
未来医院
未来科技可能使医院成为科幻梦境,也可能使之废弃无用。第四次工业革命将如何重新定义我们照料病患的地点与方式?
支付宝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止2016年末,全国700多家大中型医院加入“未来医院”,通过手机就能实现挂号、缴费、查报告等全流程移动就诊服务,平均节省患者就诊时间50% ;今年1月,王健林在参加达沃斯论坛时称要进军连锁医院领域,事实上,万达集团已经在北京完成了与英国国际医院集团(International HospitalsGroup Limited,简称IHG)的合作协议签订;《十三五卫生与健康规划》也提出了多项发展指标,到2020年,社会办医院床位占医院床位总数的比重提升至30%以上,民营医院的发展空间还很大。
流程创新重要而紧迫
在28日2017年新领军者年会“未来医院”讨论现场,纽约长老会医院首席创新官Peter Fleischut和山间医疗保健公司高级副总裁Gregory Poulsen表示:医疗未来的创新,流程占85%,新技术只占15%。
新技术会持续创新让我们的治疗能力更强大,但流程上的创新更加的重要及紧迫。未来的医疗流程化上面各个国家应该以开放的心态及创新的心态去面对及改变。其实医院本身也能从中受益良多,医生也能更加的轻松。
未来医院的形态
未来的医院将会是一个实体+虚拟的医院,有很发达的网络分配体系,建立不同的机构解决专业化的问题,让就医变得更有效率,比如心脏病的专门的医院等等。提高专业化的水平及能力,当然这是建立在基于很好的社区医疗及基层医疗的基础之上的。同时需要联通足够的信息,比如支付系统,税收,保险等的新政策,形成区域性的一个概念,从社区到区域的专科医院。
从患者的核心去考虑是未来医院的中心思想,根本原则就是让患者在家就可以通过平台和渠道进行就诊,必须要有必要去医院解决的再去到医院,这样也能减少很多的交叉感染等不确定风险。未来医院将更加的灵活,适应能力更强。让社区医院的服务走进患者家里,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障碍。
普通人可负担的精准医疗
精准医疗的潜能是什么?昂贵的个性化医疗及精准医疗,什么时候是普通人可负担的呢?
来自美国国家医学科学院的院长Victor Dzau基于这个思考,成立了科学医疗工程学院。早在1988年,他就提出了基因排序的工程项目,并由此来进行精准医疗,现在来看是很有前瞻性的。
“完善精准医疗”分论坛
乌普萨拉大学分子细胞生物学教授Carl-Henrik Heldin分享了自己过去几年通过测试得出供的结果:在肿瘤方面,综合影响因素有很多,同样的癌症又有很多的亚型,与病人的个体化差异也有很大的关系。所以选对药物非常重要,即使选择了很贵的药物,但只要效果好其实是减少了副作用,降低了成本。基因组学就是精准医疗+影像的跟踪这个方式会提供更好的精准医疗方案。DNA排序已经成本下降了,但肿瘤变异是目前还解决不了的。但他相信,科学的发展一定会解决这个问题。
赛默飞大中华区总裁Gianluca Pettitire认同飞利浦首席创新和策略官Jeroen Tas基于价值提供精准服务的理念。他认为,这是技术发展推动精准医疗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因为随着技术的发展,可以有更多更有效解决疾病的方案,这样是可以降低医疗成本的。此外,数据管理的提升也会让诊断成本下降。因为太多的不确定性,关于“如何降低精准医疗的成本让普通人也负担的起”这一议题,不太可能形成大而全的一次性解决方案,这是一个不断发展及对话的过程。不过,加强合作、分享数据,并且随即对照试验来证明成效是所有人的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