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近发表的中国人群洛拉替尼(lorlatinib)II期研究结果显示,第一代和第二代ALK抑制剂耐药患者的ORR为47.6%(20/42),中位PFS为5.6个月。lorlatinib的I期临床研究显示,在ALK阳性患者中,ORR为46% (19/41);在接受tki≥2次的患者中,ORR为42%(11/26)。与以往研究相似,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10例患者洛拉替尼(lorlatinib)治疗的ORR为50%,其中3例患者由于病情稳定,治疗时间超过32个月。先前仅接受克唑替尼治疗的3例患者的平均年龄为36岁,在洛拉替尼(lorlatinib)治疗前未在ctDNA中检测到ALK突变。此外,通过对我们研究中的10例患者的分析,表明先前的一线ALK - TKI治疗和阴性ALK突变与更好的PFS相关。因此,先前的一线ALK - TKI治疗、更年轻的年龄和基线时ctDNA中的负ALK突变可能是洛拉替尼(lorlatinib)治疗长期获益的预测性指标。
与之前的研究类似,洛拉替尼(lorlatinib)治疗后最常见的不良事件是高甘油三酯血症和高胆固醇血症。虽然脂质代谢失调是常见的,但这并不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因为它可以通过药物管理来恢复。该研究未报告因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导致的永久性停药或治疗相关死亡。所有的SAEs未被证实与氯拉替尼治疗相关。这表明lorlatinib在中国ALK阳性NSCLC中具有可接受的安全性。
洛拉替尼(lorlatinib)耐药机制多样且复杂,ALK复合突变是洛拉替尼(lorlatinib)耐药机制之一。据报道,复合ALK突变L1196M/D1203N可诱导超过300倍的IC50. G1202R/F1196M可诱导超过500倍的IC50.并且它们具有较高的洛拉替尼(lorlatinib)耐药特征。更多信息扫描下方二维码咨询: